close

 

DSC00801  

 

~『生命中那些 “未完成事件”有著如此驚人的能量,即使我們自我暗示:“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”、“時間可以解決一切”,我們還是會一再回到“未完成事件”的原初需求上來,備受制約。』

 

生命中,“未能完成的”、“遺憾的”、“不能釋懷的”,
時間真的能夠替我們解決嗎?心理學發現,
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在刻意逃避,
結果卻被“未完成事件”完全控制。

 

事實上,沒有人可以真正逃開他心靈中的“未完成事件”。
所以,回到“未完成事件”,有效解決它們,
才能促進心靈真正的成長。
真正接受你心靈深處的那些“未完成事件”,
即使它們使你如此痛苦。

 

例如,今天早上你想為昨天的吵架向你的先生或妻子道歉。
雖然你有很多話想說,但卻什麽都沒說。
之後,你的心裏便一直想著、惦記著這些要說而沒說的話。
你在公司裏與他人說話時,心神恍惚。

 

因為,你仍將注意力集中於過去尚未解決的問題上。
完形理論將這些未解決的問題、未滿足的需求,
稱之為“未完成事件”(UNFINISHED BUSINESS)。

 

人們會自然地追求滿足原先未得到滿足的需求,
當需求在當時的情景中無法滿足時,
人們會將它帶到日後的生活中。

 

由於這一需求產生於過去的情景,
所以這一需求現在變成了“失去基礎”的“未完成事件”。
當我們要完成它時,我們就只能將它建立在某種類似的基礎上,
造成了“投射”或者“內射”,結果導致了更大的問題。

 

有位女士年幼時面對粗暴、嚴厲的父親,
不敢表達她的不滿和憤怒,只能拼命取悅和討好。
結婚後,她將過去未能表達出來的不滿
和憤怒投射到自己的丈夫身上,動不動暴跳如雷、大發脾氣。

 

事實上,她已不自覺地變得和自己的父親一樣了。
後來,她竟然動手開打,丈夫忍無可忍的時候便拳腳相向,
於是,投射甚至演變成家庭暴力。

 

她的婚姻到達了崩潰的邊緣,
而她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不滿和憤怒。
其實,她對丈夫的不滿和憤怒簡直就是無理取鬧。

 

按心理學的觀點,女人找丈夫往往是希望他像自己的父親;
男人找妻子則希望她像自己的母親,
所以,將丈夫投射成父親是很自然的,
問題在於,她把和父親之間的問題放在她和丈夫之間來解決,
這相當於將甲和乙之間的恩怨,讓丙來和乙解決,
其結果當然是行不通。

 

即使這位丈夫忍氣吞聲,一再道歉,
這位女士內心的癥結還是無法平復,
因為她內心真正需要的是父親的道歉。
不管丈夫怎麽道歉忍讓,他都無法真正代替她的父親,

 

結果她內心的真實需求還是個“未完成事件”。
這種投射往往會ㄧ而再,再而三地喚醒的這一“未完成事件”,
迫使她不斷努力“完成”。

 

這種注定徒勞的努力導致更大的痛苦,
她更執著於在現在的模式中“完成”,
於是,一個惡性循環形成了。

 

在心靈層面上的“未完成事件”和在工作層面上的“未完成事件”,
是完全不同的,二者對生命的影響力也極為懸殊。

 

“未完成事件”絕不可能真正使人感到滿意,
因為最根本的需求仍未得到滿足。
於是一再地努力嘗試完成“未完成事件”,成了人們最基本的需求。
但如果情況不允許,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壓抑並努力遺忘。

 

完形治療之父波而斯說:欲望受到挫折,要滿足它就有危險存在,而挫折感造成的緊張也已經無法忍受。

用壓抑和遺忘將“未完成事件”排除在察覺之外,
至少比讓它永遠打開著,有一個隱隱作痛的需求
帶來的感覺好多了,並且也讓我們有能力
去滿足下一個浮現的需求。

 

不幸的是,一旦個人想辦法將這些“未完成事件”排除在
他的察覺之外,他就喪失了對其的知覺,
結果形成“解決-無效-再解決—無效”的惡性循環,
就會帶來疲勞、注意力分散、混亂、緊張、
身體疾病等等身心病癥。

 

“未完成事件”的需求未滿足,
然而它卻能成為生命裏的支配性力量,
它霸道地要在其他事情前被完成,即使我們長大成人,
我們也會用同樣的態度,再做出同樣的努力。

 

然而,我們以前就未能完成的,
時過境遷,會變得愈來愈不可能完成。 
這真是一個讓人痛苦的惡性循環:

 

“執著”於“未完成事件”的人,即使後來環境已經很不同了,
仍然會停留在他童年時期的需求裏,他沈溺在過去的行為模式中,
但生命的障礙卻持續存在於當下。

 

他會一再地企圖滿足原初的需求,
而這一需求卻在他當下的背景中無法獲得滿足。
每次,在接近那個未完成的需求時,
他就會經驗到“內心被電了一下”的驚慌與焦慮。
這種過電似的焦慮,是他被卡在“未完成事件”上的典型反應。

 

在保持壓抑、遺忘這一原初需求的狀態,
和想要打開它或者滿足它的欲望之間交戰。

“未完成事件”有著如此驚人的能量,即使我們自我暗示:
“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”、“時間可以解決一切”。
我們還是會一再回到“未完成事件”的原初需求上來,備受制約。

 

又因為諸如此類的自我暗示,
我們反而沒法再次清楚地看到“未完成事件”的真實需求。
我們喪失察覺的結果是:我們不知不覺地沈溺在
舊的行為模式中不能自拔。

 

一再重覆舊模式的沈溺性行為,使我們生命的能量
因“未完成事件”而被卡住或扭曲,導致生理性與心理性的問題:
精神官能癥、肌肉僵化、身體盔甲。

 

自己也十分希望“事情過去就已經過去了”、
“時間可以解決一切”。然而,心理學研究發現:
根本就不是這麽回事,相比較那些已經完成的事件,
人類更傾向於記得“未完成事件”。

 

人類還有一個自然的傾向:重新拾起並且完成“未完成事件”,
人類還會糾纏或者執著在“未完成事件”裏,
形成一套個人的觀念、看法、價值觀等等,
甚至形成個人的生命意義。

 

有位男士,他小的時候尿床,有好幾年時間,
會在半夜裏被脾氣暴躁的母親從被窩裏提出來趕到院子裏。
年幼的他自然無力反抗,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。

 

成年以後,他對遇見的每一個女人都從心底裏鄙夷和嘲諷,
這實在時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,顯然,
表達對母親的憤怒和怨恨的需求,
是他生命裏的“未完成事件”,
這一“未完成事件”導致他用鄙夷和嘲諷的仇視態度
理解出現在他的世界裏的女性。

 

沒能考上大學的父母,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子女上一流大學
這樣一再沈溺在“未完成事件”裏,基本上是我們人生的常態。

 

在解決心靈的痛苦時,我們往往力圖到“有亮光”、
去解決那些隱藏在陰暗角落裏的問題,因此,
從“未完成事件”那裏逃開,讓自己視而不見,
打算讓時間或者別的什麽“代替”解決,是愚蠢而徒勞的。

 

對“未完成事件”的刻意回避與否認,讓我們喪失了察覺,
處在沈溺性行為中而不自知,這就造成了人生的種種痛苦。
自作聰明地讓“時間”或者別的什麽代替解決“未完成事件”,
這不過是自我安慰而已。

 

心理療癒的藝術及靈性成長的學習
在於幫助人們察覺到這個被卡住的點和僵局,
幫助人們在其中探索根本癥結點,徹底經驗並療癒,
以便使這一“未完成事件”真正完成。

 

若你的生命創傷模式ㄧ再重複,
或是常在迷宮裡打轉,現在具足勇氣,
去探索哪些是自己必須重新經歷的“未完成事件”,
看看那些存在過的事實,不再將責任推給環境和他人,
為自己的思想、情緒、人際關係、生命裏的每一個結果負起責任。

 

 

文章轉載自佛學心理公眾號     Niseema 編輯整理

 

ps: 純分享,摘錄文章如有侵權,請告知,即刻刪除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沙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